金寨老年護理院溫馨提示:低血糖的老年人飲食需要注意什么?
大多數老年人食欲不好,營養跟不上,容易低血糖。適當的飲食是維持正常血糖濃度的關鍵,下面是為低血糖癥準備的飲食處方。
營養與飲食療法
1、均衡飲食
飲食應該力求均衡,少包含50—60%的碳水化合物(和糖尿病患者同樣的飲食原則),包括蔬菜、糙米、酪梨、魔芋、種子、核果、谷類、瘦肉、魚、酸乳、生乳酪。
2、增加高纖維飲食
高纖飲食有助于穩定血糖濃度。當血糖下降時,可將纖維與蛋白質食品合用(例如,麥麩餅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醬)。吃新鮮蘋果取代蘋果醬,蘋果中的纖維能抑制血糖的波動,也町加一杯果汁,以迅速提升血糖濃度。
纖維本身也可延緩血糖下降,餐前半小時,先服用纖維素,以穩定血糖。兩餐之間服用螺旋藻片,可進一步地穩定血糖濃度。
3、戒煙禁酒
酒精、咖啡因、抽煙都將嚴重影響血糖的穩定,好能戒除或少用。
4、少吃多餐
低血糖患者少量多餐,——天大約吃6~8餐。睡前吃少量的零食及點心也會有幫助。除此,要交替食物種類,不要經常吃某種食物,因為過敏癥常與低血糖癥有關。食物過敏將惡化病情,使癥狀更復雜。
5、應加以限制的食物
嚴格限制單糖類攝取量,要盡量少吃精制及加工產品(例如,速食米及馬鈴薯)、白面粉、汽水、酒、鹽。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(例如,葡萄汁混合50%的水飲用)。也少吃通心粉、面條、肉汁、白米、玉米片、番薯。豆類及馬鈴薯可以一周吃2次。
夏天晝長夜短,天氣炎熱,很多人沒有食欲。由于得不到及時的能量補充,夜間很容易發生低血糖。飲食對于調節血糖有很大作用,那么,一旦出現低血糖,怎么吃能緩解癥狀,平時又該如何預防呢?金寨老年護理院相關負責人為你解析:
一、什么是“低血糖反應”
臨床上把血糖水平降得過低或下降速度過快所產生的癥狀,叫“低血糖反應”,它一般發生在糖尿病人身上?!暗脱欠磻钡陌Y狀一般為頭暈、頭痛、心慌、手抖、饑餓、出汗、面色蒼白或煩躁、全身乏力等;嚴重的還可能出現昏迷,如果不及時升高血糖,將會損害人的心、腦、腎等主要臟器,危及生命。
造成低血糖的原因從飲食上來說,主要與吃的太少導致能量攝入不足、沒有按時進餐、空腹運動、空腹飲酒有關。當糖尿病患者的腸胃出現一定問題,造成進食后不能及時消化吸收,也會導致低血糖反應。
二、按癥狀做飲食調節
一旦出現低血糖,應急措施當然是立即吃“糖”,快速增高血糖水平,可以喝飲料(雪碧、可樂、果汁等)、糖水(溫開水沖白糖或葡萄糖25克—50克),吃糖果或口服葡萄糖片、蜂蜜、果醬等。
由于患者的自身情況不同,在飲食上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:
1、神志清楚、反應輕者,可立即口服上述食品;如果反應比較重,就要增加口服碳水化合物的量,如饅頭(或面包)25克或1個。
2、對注射長效胰島素者,為防止低血糖反復出現,可加食牛奶或蛋等吸收較慢的富含蛋白質的食品。
3.對已出現神志障礙,但尚有吞咽能力的糖尿病患者,可將白糖或葡萄糖放入其口頰和牙齒之間,使之溶化后咽下。
4.對出現昏迷的糖尿病患者,應避免喂食,防止因喂食不當引起吸入性肺炎或肺不張。
若服糖5分鐘后仍無法改善癥狀或變得更糟,應立即吃更多的糖;如果10分鐘內仍然無改善,不要猶豫,應立即送搶救。低血糖被糾正以后,還要在下一餐前吃少量含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點心或水果、牛奶等,以預防血糖再度掉至低點。
三、日常預防重要
按時進餐,飲酒或運動前吃點含復合碳水化合物的食品,如餅干、面包等,避免空腹,這些是大部分人都熟悉的低血糖日常預防辦法。
需要注意的是,與出現低血糖后所吃的食物不同,日常預防不要吃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或含糖分較多的食物,這樣的食物吸收快,一段時間后反而會導致血糖迅速下降,引起機體血糖降低。應多吃點水果、蔬菜、谷類食物、豌豆和蠶豆等各種豆類、肉類、魚類這些可緩慢吸收的食物,以保持血糖穩定。
下一條: 霍邱養老院介紹養老院的入院須知